疫情繼續(xù)高位運行,影響范圍進一步擴大。因此,長三角的外貿供應鏈也受到越來越大的影響。
港口、船舶、卡車司機和生產工廠,構成了外貿出口行業(yè)的物流供應鏈。連日來,記者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目前長三角各港口都處于封閉、閉環(huán)運營狀態(tài)。但在各地嚴格、差異化防控措施下,貨車司機運輸受到更多限制,港口集裝箱數(shù)量減少,船位減少,艙位空缺,甚至沒有裝滿集裝箱離開港口。
據(jù)介紹,長三角已在我國多個重要港口聚集。其中,上海沿海港口去年完成集裝箱4700萬標準箱,同比增長8.1%;連云港、鹽城等江蘇沿海港口累計完成541萬標準箱,同比增長6.7%;浙江沿海港口包括嘉興、寧波舟山、臺州、溫州共完成3500萬標準箱,同比增長8.4%。
為降低主要港口疫情對外貿的影響,涉疫地區(qū)將充分利用鐵路、水路優(yōu)勢推動集裝箱集疏港運輸“公轉水”“公轉鐵”,確保港口集疏運體系暢通,港口生產正常運轉。
陸運物流:貨運司機短缺,難以提供穩(wěn)定的運力。
擁堵和防控的一個直接影響是貨車司機短缺。
目前在長三角地區(qū),卡車司機供不應求。去杭州、溫州等地裝柜,司機都不愿意去,怕去了之后直接被隔離,一旦被隔離,就意味著司機基本一個月就會失去一半的收入。
即便提貨,由于目的工廠倉庫到港口碼頭還有很長的距離,有時甚至跨市、跨省,要保證貨物正常送達到港口,也是一件麻煩事。
但這也不能一味地抱怨當?shù)貙ㄜ囁緳C的嚴格控制。目前,我國疫情發(fā)展仍處于高位,涉及地區(qū)范圍不斷擴大。貨車司機等人員跨省流動很可能導致疫情蔓延。事實上,多地發(fā)布的疫情信息也顯示了貨車司機的感染風險。
公路貨運費成倍增長,海運費呈小幅下降趨勢
隨著卡車司機前往不同的城市,接觸范圍廣,流動性大,工作強度大,感染風險也大于一般人群陸運成本翻了一番,海運則呈現(xiàn)小幅下降趨勢。
“每開一個柜子,把基本的運營成本去掉后,剩下的錢幾乎都給了卡車司機。能跑的司機太少了,我們不能也不敢得罪他們。出貨量很緊急。在這種情況下,貨運司機的條件幾乎都會滿足。一位廠長告訴新聞記者。
上周,蘇州工廠到上海港的拖車費漲到了2300元。 4月14日,司機報價5400元,翻了一番還多。 4月15日,隨著上海外籍駕照人數(shù)減少,最新報價上漲1000元,現(xiàn)在每天都有新高。
由于公路貨運受阻,進港貨量波動,船公司開始選擇低價收貨,以減少空船損失,而海運近期也呈現(xiàn)下降趨勢。
對于未來的經(jīng)濟形勢,想來大家一定有自己的一些判斷,整體基調相信都是悲觀謹慎的。甚至有人認為,跨境電商行業(yè)正在逐漸呈現(xiàn)下滑趨勢。在原材料上漲、合規(guī)要求更嚴格、競爭加劇的情況下,利潤必然會大幅下滑。
圖文源網(wǎng)
—END—
掃碼關注我們
了解更多資訊